時間:2021-02-19 瀏覽次數: 次
根據判決書顯示,主犯周師榮(云付董事長)、趙正銳(云付總經理)、張涼涼(周師榮妻子,云付財務)等16人均被判刑,其中周師榮犯非法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一千六百萬元。
判決書上顯示,2015年下半年,周師榮與趙正銳經過共謀,共同開發具有支持無卡支付的POS機功能的聚合移動支付收款軟件云某App,以虛構交易的方式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的犯罪活動。
周師榮通過對接上游銀行機構、支付機構,為云某平臺提供資金結算支付通道。同時,被告人周師榮等人以“金融創新”為幌子,違反收單規定,將個人注冊會員虛擬為小微商戶,通過銀行卡支付、掃碼支付等方式,為會員提供信用卡套現等虛假交易服務,從中賺取會員刷卡費率與上游支付通道的費率差、會員升級分潤等。
其間,XX平臺采用“互聯網+金融+支付+創客”的運營模式,以“人人金融、人人分紅”、“三級分銷、無限裂變”為誘餌,以低費率、高分潤、招商返點進行推廣。
利用會員拉下線賺取分潤方式縱向發展會員,通過收取代理年費貼牌定制的方式,橫向為代理商定制了“XX錢包”、“YY錢包”等172個App推廣XX平臺,由XX平臺為代理商提供客戶審核、售后客服、資金結算、升級更新、系統維護、服務器架設等技術支持。
除了波及范圍廣外,云付背后還有更多的故事。云付做為一個涉案資金超過千億的非法支付大案,有著眾多的代理加盟,而背后有著廈門民生銀行的支持。
根據2018年7月,廈門檢察院的通報,通過民生銀行廈門分行提供的業務通道非法經營數額就已達179億元。
2018年3月,央行以“整肅支付清算市場秩序,防范支付風險”之名,對中國民生銀行廈門分行(新興支付清算中心)開出史上最高罰單,總計1.63億元。
云付的模式在當時備受關注,一方面多級分潤是支付行業的較為正常的模式,另一方面,多級分潤涉嫌傳銷。
根據云付的相關資料介紹,云付相當于把手機變成POS機,在注冊聚合支付軟件時,需要輸入身份證、手機號、信用卡照片等敏感信息。此后在當面付界面,輸入刷卡金額,就能套現,利率等同于購物刷POS機利率,遠低于銀行信用卡取現利率。
而這部分差額則會有一定比例劃歸到刷卡者的上線賬戶中。按照云付介紹,傳統實體POS機刷卡費率一般是0.6%,而云付刷卡費率最低僅為0.31%,且秒到賬。通過與大多數消費場景的0.5%~0.6%費率差,獲取利潤。
此外,根據相關報道顯示,云付分員工、店長、老板、渠道商、代理及合伙人,每個級別的費率不同,級別越高,費率越低。
推薦五個人或者使用云付刷卡量達到30萬可以免費升級店長級別;推薦10個人或者個人使用云付刷卡量達到50萬可以免費升級老板級別;如果付費880元,可直接升級為渠道商級別并可以享受員工刷卡交易萬分之十二的分潤。
無證經營支付業務的同時,還涉嫌傳銷。而今云付塵埃落定,似乎一個時代也已經遠去。